《看见》读后感

时间:2024-07-14 11:22:52
《看见》读后感8篇

《看见》读后感8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看见》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看见》读后感 篇1

从没有看过柴静的节目,但是在好多人的推荐之下,看了柴静的这本《看见》。她的好是内容,文字细密,信息量大,像个电影里的长镜头,从从容容地白描。你以为演完了,才不是,她换个角度喘口气接着来,又是一个新层次,一些更深的东西。

书里讲她的采访故事,讲她怎么一点点理解、探索新闻的价值观,深深吸引我、打动我。她的字是煽情的,可情绪激发全在事实陈述之后,水到渠成,没有强迫感,同时她对自己也是非常不客气的。书的第一章《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一开始愣是没有读通这个标题,但是在行文之中,慢慢理解了柴静要讲的是什么。刚从文艺范儿转到中央台来做新闻,柴静心高气傲,一直强调自己关心新闻当中的人,但是周围的人一再地提醒她节目中没有人味。直到一年后她去了新疆地震灾区,接过地气之后,做出来的节目才有些味道,有些细节了。从“人”到人的转变,这是一种历练。在演播室里做节目的时候,只想到节目要怎么吸引观众的目光,怎么结束这次的节目,那只是工作,只是在为制片人、奖金、虚荣心,为恐惧而工作,但是却少了最简单的东西,那东西不在腔子里了。她去新疆采访完,刚才在向全国人民说孩子们已经背着书包开始高高兴兴地上学了的时候,零下十二度的天气里,一对双胞胎姐妹只住在空地上,连个铺的毡都没有,她,五味杂陈。做到有人味儿已经不容易,她还得摆脱轻慢、偏见、思维定势,接受真实的复杂无解的事件,做这些事都特别不容易,因为除了她自己真没人逼她必须成为一种什么形象,她跟自己较劲是在追求一些别的东西。

“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那是在非典的时候,柴静的感慨。非典那会儿我还小,已经不记得当时的情形了。柴静在那会儿,从原来以为的每天想着怎么把每一个问题问好,把衣服穿对,每天走过熟悉又局促的街道,就这样到死,到“欲望”将她笼罩,迫使她追求真相。接触的多了才会有感受,如果只是坐在演播厅里,指手画脚的对事件对出评论,那不是做新闻,是作秀。她不仅是一个记者,更是真相的揭示者,大家伙都告诉她做记者怎么能有情绪,采访过后都以泪洗面那怎么行?但是这就是柴静的血性,一个人该有的反应,有血有肉。虽然专业是记者的职业操守,但是观众要的不是一个堆积品,而是真实的报道、真正能感动人心的故事。就像做研究,只是在一边闷头查资料,没有实际的经验的话,怎么写得出好的想法,要下去多看多思才会更加了解,否则只是浮在面上。

第五章《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她写吸毒的妓女,写滥交的同性恋,她说“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第六章《沉默在尖叫》,她采访因家暴而杀死丈夫的女囚,总结出“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又写“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第九章《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柴静反思她在采访两会期间顺口用“万人空巷”这样的空词、假词,坦白思维定势之深,“光靠自己靠不住”。第十章《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她直面“煽情”,把自己将偏见美化为趣味的姿态心理一一曝光,追问记者的职业要求究竟是迎合大众的情绪表现,还是客观的探索,甚至提出了一个更根本的“重建”问题——“一个世界如果只按强弱黑白两分,它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立方体,你把它推倒,另一面朝上,原状存在。”她要新思维的萌芽,她要“让人‘明白’”。

但是年轻时的她太过用力,一位医生朋友曾经这样对柴静说,“像我们在急诊室,实习的医生都很同情受伤的人,会陪着他们难受,但是如果一个医生只是握着病人的胳膊,泪水涟涟,这帮不了他们,冷静询问才能求解。”年轻时的柴静就是如此,但是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是一个人,一个人的成长。这跟中央台的宏大背景无关,跟著名记者的光环无关,跟那些传播率极高的新闻节目无关,我能看到的,是一位女性,从年轻气盛,到平淡如水。

  《看见》读后感 篇2

《看见》是央视知名记者柴静的一本记录自己在央视十年的自传性的书。这本书记录了柴静在央视十年里经历的大型新闻事件,像非典,汶川地震等等。原本只是想它用来打发一下闲暇时光,可当我真正拿起这本书品读起来时,却意外地收获了更多的是是对柴静本人的敬畏,对众多媒体失职的痛心,更有的是对人类感情的崇敬。这本书分了二十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是一个故事、一个思想。如实说来,有些文字和语句我还难以参透背后的意思,但是从序言中,我能体会到“看见”的力量,这是一种从沉睡中醒来的力量,是人真实的活着需要具有的力量。

这本书让我明白人活着的意义所在,我想过去已无法改变,但是未来或许会因为她的一句话或一些感悟,对我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这对于我来说,才是阅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她的反问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疑问:如果你来做老师,你关心什么?是关心成绩,关心权威,关心自身的权益,还是关心学生,关心孩子们的发展?在这本书中,她在采访卢安克时总结了一段很好的话:教育是人与人之间,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不管故意还是不故意。教育是理睬自己的感受,也要体会学生的感受,是鲜活的,不是静止的,只有一起经历过才是真正的教育。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可能接受不了卢安克这样的教育理念,因为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无能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学生真正有了自己的生命,有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独立性。现行的教育好像要把学生用同样的模子刻画出来,变成大同小异的各类人物,他们的天性被束缚,为了生存委曲求全,用所谓的听命来服从于社会。这样的教育结果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教育要不带有目的性,教师要拥有责任感,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柴静在“双城的创伤”中写到的故事,让我明白和学生一起经历才能做好教育。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只愿意把秘密说给同龄人听,或者说是说给理解他们的人听。但教师的权威性明确了和学生要拉开距离,要端起架子。正是因为这些距离,让教师不理解学生,甚至对于一些学生的行为感到疑惑和反感,不能设身处地地去思考,才导致了教育的障碍。学生的反抗有些表现为外在的暴力,而有些表现为内心的压抑,时间长久,我们才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最大的谜。我们教育的学生仅仅是生活的奴隶,而不是生活的主人。这些故事给了我启示:如果不能安下心来,不能放开自我,就不能真正做好教育,走进学生内心,也就不能真正看见教育的生命所在。

因为看见,所以执著。我想用这八个字来总结这本书。柴静担任了十几年的记者和主持人,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但是面对这份职业,她选择的还是执著,甚至追问自己为什么出发。她坦言到:自己的生命中有一直陪伴自己的人,也有一直提醒自己的朋友。她感到幸福,在本书的结尾,她致谢了所有帮助过她的人,也明确表示了自己要继承陈虻未完成的任务: ……此处隐藏7183个字……奖之后,她却说:“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她评价自己是个不爱扎堆的人,似乎与新闻人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当看到一个老师带着艾滋病孤儿的事,了解到那么多女子会杀夫入狱,她知道,这些都是她想“看见”的;后来报道“两会”的时候,她也决定告别惯例,从采访自己家的小区居民入手。可以说,看什么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静后继采访的成功,有内心的驱动力,你才会穷根溯源,不辞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觉得,柴静对于这些超出她经验和认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从开始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期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这个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早期柴静的问题,其实是所有未经过生活摔打的理想主义者的通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拒绝对复杂性的体认,追求捷径或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不讲逻辑,不追求精确性。

说到底是一种惰性,毕竟追求准确是一件耗时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要预设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给自己很多“为民请命”的由头,不要为了感动自己或别人而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为营地呈现,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够了,“你”不必成为“我”的心和“我”的脑。进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么多“形容词”,“真实自有千钧之力”,“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感情”。这一切成长靠的是什么?是经验。就像她尊敬的钱刚说的: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只有在长天大地尽情摔打过,只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了切身体会,你才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由经验升华出来的智慧和直觉去做最准确的判断。也许这么说不够形象,还是用钱刚的话吧,他说: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来,柴静写的是一个新闻人的进阶之路,实际上,她写的是一个人回归理性、回归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状态的过程,或者更简单地说,就是回归“寻常”,就像她的同事评价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说话”。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它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正是基于这种回归,她会拥抱失去妻子的孤独走在奥运村的德国奥运冠军,她也会被听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拥抱。无他,唯诚而已,一种基于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东西的真诚而已。这种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恶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恶却机缘巧合迸发出来了(这就是我曾经为“相似的你我”这个名深深激赏的原因),所以采访就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看见》读后感 篇8

今天华东、华北很多地方下起了雪,我们这也是,上午的时候豆大的鹅绒般的雪花从天而降飘飘洒洒的,一点风也没有,沉静而从容,雪下的有几分慵懒和悠然,想来“铃儿响叮当”唱起来的时候天空中也是这个样子吧……

这样阴沉下雪的情况下,窝在家里看书是最好的选择,我看的是央视主持人柴静的新书看见,看了一大半写写我的感悟:

小时候我们上学的时候都唱过这样的歌:“白脸的曹操,红脸的关羽,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但凡知道一点京剧常识的人知道,白脸的曹操是奸的,红脸的关羽是忠的,黑脸的张飞是闹腾的,但我原以为这不过是戏,后来我看了柴静的书才反思了一下自己:原来我早已经活在了戏里,那么黑白分明,意味着世界上就只有这两种颜色而已……

细细想来,也许不光是我,小时候课本里的董存瑞、黄继光和千千万的红军战士哪一个不是高大全?说起日本鬼子,哪一个不是坏事做绝?现在过去了这么多年,我们变了吗?其实未必!

现在所谓的家庭伦理剧(也称婆媳剧)越来越多,但好的作品屈指可数,大部分的这类电视都把婆婆妖魔化了,把媳妇祥林嫂化了,把丈夫夹板化了,把孩子道具化了,我很不喜欢这类电视剧,原来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明白了,因为这些号称“高于生活”的作品压根写的就不是生活,写的也不是人,只是一个个极端的符号,善恶一眼就看到骨子里……

看着柴静的书我发现了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人越长越大,信息越来越全,但思维架构越来越简单,就好像京剧里的脸谱,好坏什么的看一眼就知道了,可是作为这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想起那些因为一个自己都不知道在哪的小岛去砸车的人,想起了在网络上咒骂的人(咒骂的人里有时候包括我),我们判断的方式越来越简单,只要发泄和怒吼就够了,不用知道背景,也不用知道过程,一句话或者一个观点可能引来一阵喝彩或者是围攻!

柴静的书里和视频里写过采访过归真堂的邱淑花和虐猫女作为一个保护动物者我曾经大骂这些人,甚至想着一个天雷劈下来将这些人化为灰炭…但是我看了柴静在采访邱淑花的视频时,我一开始认为柴静有些过于宽容或是纵容这样缺德带冒烟的人,但过后想了想释然了:

客观和理性才能理顺事情找到问题的源头,作为一个动物保护者我略感遗憾,但是我很欣慰,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问题可能只能激化却解决不了……

邱淑花和动保志愿者再大的问题是道德和观念上的差异,邱认为熊只是国家合法的商品而已,而志愿者则认为熊首先是一个不应该被伤害蹂躏的生命……所以我不准备原谅那些伤害动物的人,他们也不配得到原谅,不管什么原因,都不是理由,但我不得不承认在当下的这个国度他们合法!

在采访虐猫视频的制作者时,他说只要钱够了,合法,这事就能办!但柴静问“如果违法呢?”答:“多少钱也不干(敢)!”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只有法律才能威慑和约束此类人性道德中最黑暗的事情发生,那么怎么才能立法呢?

最早的动物保护法诞生于英国,20世纪初英国人因为鞭打马匹而产生对人道对待动物的讨论,虽然最初立法没有成功,但是随后终于在数年后确立了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中的各项准则,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有全世界一大半的国家和地区出台了相关法律,但时至今日中国还没有这样的法律,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法律我想是因为首先是物质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其次是允许人表述自己的建议……

上一篇博客,我写了一篇“致李承鹏”的博客,本意是祭奠我们在碰撞中升华的思想并不想选边站队,但有两位博友觉得我的博客太淡,觉得什么也没写,还有一位觉得按照马列的斗争哲学凡是于己不同的都要党同伐异……越来越简单的观念自然不用浪费时间和头脑,能发泄就行,但是这样的东西是否对我们有所裨益呢?

我只能说如果到了这个年月我还不能做到求同存异,尊重别人,那我就不能称自己为正确,甚至不能说我鲜活,那我只是附庸和行尸走肉……

学会独立思考,可以表达思绪,但尽量不要偏激,能了解背后的本质,能包容别人的观点,客观的评价事物,最后找到不合理的逻辑并为之努力去修缮它我想这就是这本书想要告诉我的!

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胡适。

《《看见》读后感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